海平面之上,是谷歌在中国业务的日渐萎缩;海平面之下,谷歌正在上下两端渗透着中国移动互联网的每一个角落。10月10日,谷歌全球副总裁刘允,在谷歌创想时空活动上表示,“移动终端不再是PC的补充品,至少是并驾齐驱的,未来从使用量和真正价值上可能超越PC。”
中国好方向:移动广告
中国移动互联网大潮正汹涌而来。据艾瑞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的智能手机用户每天有1小时的非通话使用时间,而移动终端用户的月均流量达1G左右(含WIFI)。而谷歌与IPSOS的调查显示,中国城市的智能手机普及率达到总人口的33%。
对于这个新兴市场,谷歌势在必得。刘允称,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很大的趋势,是一个新兴的市场,我们想继续引领,继续做的更大。但不同于其他互联网大鳄进军智能终端的做法,谷歌在中国市场上的新方向是移动广告。
目前,中国移动广告需求正迅猛增长,据谷歌方面的数据,中国已经成为谷歌移动广告请求量排名前五的国家之一,从去年7月到今年7月,来自中国市场的移动广告请求量增长了120%。而艾瑞咨询统计显示,今年中国的移动应用广告市场收入很有可能将达到约18亿人民币,超过移动搜索查询创造的12亿人民币销量。
刘允表示,手机、平板等屏的加入,正在和电视屏和PC屏一起改变互联网,谷歌将在多屏拓展的移动营销,即提供包括应用内广告、移动网页广告、移动搜索广告和移动视频广告共四个不同形式的移动广告解决方案。
据谷歌方面透露,谷歌的移动广告网络已经覆盖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超过30万的App应用程序。而AdMob上每天的广告请求量达40亿次。
曲线重整中国业务
盘点谷歌在中国两年多的表现,举步维艰应该是一个比较合适的修饰。
从2010年1月开始,谷歌在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的占有率不断下滑,在中国的业务布局也不断收缩。据易观国际的数据,谷歌Q2在中国搜索市场的份额仅为15.7%。至于其他业务,谷歌的地图业务挣扎在互联网地图资质的获取,中国的音乐搜索服务则被抛弃。Google.cn域名下目前将只提供时惠、购物、翻译三个服务。
面对互联网业务的乏力,谷歌正不断通过扎根移动互联网的上下游进行业务重整。
Android无疑是谷歌移动互联布局中的佼佼者。Android系统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高达76.7%,而Android中国应用市场增速更加惊人,市场份额已跃居全球第二。
但大部分开发者依然徘徊在黎明前的黑暗,据艾媒咨询提供的数据,2011年中国的手机应用软件开发者70.1%处于亏损状态。“如何让开发者赢利,打造更为健康的生态系统?”成为摆在谷歌案桌前的最大诉求。
刘允认为,移动广告对开发者而言是非常重要和有效的模式。虽然,目前没有太多新模式,但刘允认为,视频广告、展示广告和搜索广告已经是非常成熟形式,这些广告形式已经起到了非常好的价值。而此外,不久前谷歌在英国推出了一个新项目,为企业用户提供贷款,帮助中小企业购买该公司的搜索广告。
业内人士认为,这或许意味着,谷歌将通过移动广告策略和提供贷款的方式,降低开发者的营销成本、提高应用流量。而谷歌将通过扎根移动互联的上下游,即Android系统和移动广告,通过营造移动互联网壁垒,逐步摆脱互联网业务的颓势,重整整个中国区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