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新月异的技术演变,深刻改变了汽车媒体的存续。
当下,移动网络技术的兴起,使得越过了纸质载体的汽车媒体,再一次越过传统网络载体,迈向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
信息载体在变,信息主体也在变。
不同于数量有限的传统网络信息的创作者,数以亿计的移动网络用户,都可以成为信息的贡献人。换言之,每一个人既可以是信息的主体,也可以是信息的受体。
如今的汽车产业已经离不了社交媒体
而信息的客体,不再拘泥于任何选题。一次深度曝光或分析,足以引爆一个热点。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汽车媒体有时候不得不放弃驾驭的欲望、转而进行跟随跟踪,但这拓展了信息来源和话题探讨的广度。
信息的阅读方式,同样在悄然改变。移动网络用户常常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对感兴趣的信息进行搜索、浏览。
这些特点,使得传统的汽车媒体逐渐与移动网络技术催生的新媒体趋向融合。
汽车媒体顺势而为、主动融合的价值在于,通过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移动网络,随时获取具有价值的信息。一方面使汽车媒体获得自身需要的热点事件、重磅材料,而另一方面使汽车制造商和汽车经销商通过形式焕然一新的汽车媒体,获取来自评测机构、专家人士以及消费者对于产品的多方回馈。
其结果就是,信息制造、流通、反馈环节更加充满激情和活力,开阔了视野、获得了互动,也使得传统的商业模式被重构和再造,而新的赢利模式得以酝酿诞生。
比如,对与汽车媒体来说,可以通过移动网络用户的付费阅读来不断增强自身的盈利能力;而对于汽车制造商和汽车经销商来说,可以借助于移动网络打造电商化平台来及时把握潜在的消费个体进一步改善业绩。
眼下,汽车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程度正在不断提高,但鉴于两者的固有特点,其融合策略的抉择,显得至关重要。
传统媒体可以不厌其烦的长篇大论,而受碎片化阅读习惯左右的新媒体必须短小精悍、先声夺人,尽量做得有滋有味有趣有料。让移动网络的用户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而且,有别于汽车传统媒体“单向传递、只管输出不问结果”,成熟技术支撑的汽车新媒体,则依赖于多种及时交流工具使双方甚至多方积极互动成为可能。因而,信息的涉及面会更深入,话题的交流度会更透彻。这对于积攒汽车媒体的口碑,均有莫大的好处。
应当看到,一些新近崛起的汽车新媒体,正具有这样的特征。而一些日渐式微的汽车传统媒体,恰恰是丧失了这一最生动的环节。
汽车媒体要避免“泯然众人”的窘态,就需要跳出“人云亦云”的乏味巢臼,恰当定位、培育特色,并在不断推出独特视觉信息的同时,真正服务于阅读者,从更加精准、更加贴心的传道解惑授业服务中,获取移动网络用户的忠诚度,以及自身价值的增长。
唯有建立起口口相传的良好形象和乐此不彼的诱人效果,汽车媒体便有希望上升到经营品牌的高度,而不是为了媒体而媒体、走向平庸化。一个极为成功的汽车媒体,所彰显散发出的,应当是刻着品牌烙印的诸多不同凡响的特质,及时性、独特性、权威性、人性化、互动化、贴心化……
版权声明:本文系腾讯汽车(微博)独家稿件,版权为腾讯汽车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腾讯汽车)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