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名叫《开心农场》的游戏在虚拟世界风靡一时,大家可以在游戏中的农场种菜种花,享受乡间的情趣,当然还有偷的乐趣。 一群年轻的创业者在半年内借助这款游戏,从无名小卒走向了行业巅峰。如果说人类的半年相当于上帝的五分钟,那么在这五分钟内已经出现了奇迹。这群用自己的源代码书写奇迹的80后,把自己的产品冠以“五分钟”的品牌。
不过,据他们说,如此取名的原因在于,这类SNS游戏是让用户利用闲散的五分钟时间来玩的,以便与需要耗费玩家大量时间的杀怪类游戏区别开来。
人气已达《魔兽》的三倍
《开心农场》有多火?
7月28日,在搜狐的博客训练营上,一位游戏开发者打了一个比方,“在游戏行业,《魔兽世界》如雷贯耳,而《开心农场》的日活跃用户超过了三个《魔兽世界》。”
“《开心农场》已经成为被抄袭最多的游戏,不仅在国内,在海外被抄袭的比国内还多。”该游戏的开发方上海你我信息服务有限公司COO徐城向记者表示。
在开心网上,《开心花园》是整个平台上人气最旺的游戏,其访问量已经接近第二名的两倍,参与游戏人数已达1500万人。
数以千万计的用户为什么会对一款简单的游戏如此痴迷?一位参与游戏的白领王骏的回答是:第一,像他这样的白领虽然渴望在乡间拥有一片蓝天一块菜地,却永远成不了现实,只能在虚拟世界中获得满足;第二,偷菜充满了成就感。
“很多人深更半夜爬起来上网偷菜,休息不好。可是如果不起来,又害怕别人把自家的菜偷走。”开心网媒介负责人苑丽萍向记者透露,由于怕用户深夜游戏影响生活,开心网只得对游戏进行升级,禁止夜间偷菜。
但麻烦并没有结束,像王骏这样夜猫子型的网友们随即表示了反对,声称深更半夜不偷菜就少了游戏的乐趣。于是开心网再次修改规则,允许用户自己选择是否能在半夜偷菜,但机会是对等的。“如果你不允许别人在夜里偷你的菜,你也不能去偷别人的。”苑丽萍说。
两位大学生创立农场
一直以来,业界只知五分钟,甚少了解开发出这款游戏的幕后团队。
2006年,从华东理工大学信息学院毕业的徐城和郜韶飞获得了上海市大学生创业基金,成立了上海你我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开始了创业历程,分别担任公司的COO和CEO。他们的第一个产品是网络收藏夹,此后还做过网站外包。
“如果说,最初我们的确有积累,就是外包给我们做开发积累了经验。”徐城说。
2008年,随着国内SNS应用的兴起,特别是校内、51.com为代表的SNS网站推出开放平台,允许外部的开发者做应用程序和游戏放在平台上赚钱,一批看到了机会的公司开始做国内市场。五分钟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放弃了外包,从2008年6月开始,开发自己的游戏。
默默无闻的五分钟一开始并没有优势,后来五分钟的开发团队认为,SNS游戏为用户提供的是一个休闲和社交的平台,其中需要突出的是关系、情感等因素,而不纯粹是暴力、金钱的比拼。
2008年底,《开心农场》率先在校内网上线,并一路走红至今。随着公司的声名鹊起,五分钟COO徐城也成为了大忙人,他的工作包括接待海外来的潜在合作伙伴,在国内寻找实力强劲的开发团队合作,以及考虑开辟海外市场问题。目前,五分钟已经在美国设立办事处。
“农场”月收入估计已达300万元
尽管徐城不愿意向记者透露五分钟的营收数据,但据多位业内人士分析,仅靠《开心农场》一款产品,五分钟的月收入估计就能达到三百万元左右。
“这实际上形成了一种新的模式。”资深SNS应用开发者李大维认为,以前的互联网公司必须靠风险投资的大投入,通过烧钱吸引用户,才有可能成长起来。然而,像五分钟这样的开发公司却证明,只需要很少的资金加上创意,借助开放平台的大量用户和病毒式的传播,就可以迅速取得成功。
五分钟的主要营收方式并非是互联网传统的广告方式,而是靠卖道具。
在这种模式中,用户玩游戏是免费的,但是对于一些高级玩家而言,希望获得比别人更多的优势,就可以借助平台方提供的小额支付方式,购买化肥等道具。这些购买道具的钱将在平台方和五分钟之间进行五五分成。
一位资深开发者说,五分钟故事的意义不仅在于,它是一个无名小卒一夜成名的故事,而且,“这是第一次,国内的开发者完全利用自己的创意和技术与国外竞争,并且不落下风”